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与这些国家交往的过程中,领导人经常相互馈赠“国礼”。50年外交风云,我国领导人受赠的“国礼”有多少?这些礼品目前在哪里?近日,记者寻到了这些“国礼”的所在地——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
按照“中办”“国办”下发的文件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所受赠的礼品不管大小全部要上交,并归口到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这些礼品全部由博物馆负责征集、收藏、展示、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送来的礼品已经将近两万件。在这些礼品中,不少为稀世珍宝,在国际收藏界享有盛誉。
据悉,收藏礼品的库房一般不允许外人进入。经过层层批准,记者终于获准在六七个人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北京北城的柏林寺国礼收藏库。走进库房,成箱成柜来自五大洲的礼品无奇不有,每件礼品下都标注着礼品的“来历”及“身份”。而拜读每一件礼品的说明都能看出我国外交5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礼品上至金银珠宝,下至一针一线,无奇不有,但不管礼品大小如何,价值多少,每一件礼品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库房,一件做工精巧的缅甸牙雕佛像吸引了记者的眼光。这尊高10.5厘米、宽4.2厘米的佛像,脚踩小鬼,群蛇缠身,四手三眼,具有典型的缅甸民族风格。陪同参观的同志介绍,这是1959年9月21日周总理接见缅甸驻华大使吴拉茂时接受的赠礼。据馆里的同志介绍,他们馆里的镇馆之宝是一对“烧瓷天鹅”,目前正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这对烧瓷天鹅是1972年2月21日下午2时40分,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尼克松送给主席的“见面礼,这对天鹅就是这次历史性握手的“见证人。而放在另一个展柜里的一对稻草人和一两颗袖扣更引起记者的惊奇,馆里的同志说可别小看这对稻草人和袖扣,它们都与我国重大的外交事件联系在一起。
据该馆馆长毛佩琦介绍,世界上不少国家建有专门收藏国礼的博物馆,有的规模相当大,在我国建造一座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国礼博物馆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目前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展厅和礼品收藏库。
记者在柏林寺库房看到,这个古建改成的库房设施十分陈旧,礼品堆存在这个屋子里,根本谈不上很好的保护,这里没有空气湿度、温度的监测,更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来保护,甚至库房的大门和门窗还有很多缝隙。因为这里是古建,改造起来很难,只能这样。
有关人士认为,“国礼”以它特殊的魅力,对百姓有吸引力,如果有投资眼光的人,投资建造一座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国礼”博物馆供人参观,可能会名利双收。